观猎

诡御羞禽获,随车忍兽呼。
为驱须桀纣,竞逐欠陈吾。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狩猎为背景,暗含对权力与道德的深刻反思。

前两句"诡御羞禽获,随车忍兽呼"描绘了狩猎场景:猎人用狡猾的手段(诡御)捕获猎物,连自己都感到羞愧(羞);而被迫跟随猎车的野兽(可能指被驯服的猎犬)只能忍气吞声地听从驱使。这里通过"羞"和"忍"字,暗示了强权之下的扭曲关系。

后两句"为驱须桀纣,竞逐欠陈吾"将批判推向更深层:为了驱使他人,统治者必须像暴君桀纣般残暴;而在这样的竞争中,却缺少像古代贤臣陈吾这样敢于直谏的人。诗人借此讽刺当时社会:权力游戏需要暴虐,而正直的声音却已消失。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狩猎比喻权力斗争,野兽象征被统治者
2. "羞"与"忍"的对比揭示强权下的道德困境
3. 最后用历史典故点明"暴政驱逐良臣"的社会现实

诗人没有直接批判时政,而是通过狩猎场景的隐喻,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权力运作的残酷真相。这种含蓄却有力的批判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罗公升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