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烈妇行
长沟之山山矗矗,长沟之水水曲曲。苍崖松老风谡谡,村妇衣单形影独。
织无机丝舂无粟,荆钗蓬鬓颜如玉。良人长征翳可怜,从军输挽秦师前。
阿婆牧犊柴桑外,日斜长望望不还。红轮未暝青山紫,马蹄䠞蹈黄尘起。
轻装宝剑羽林郎,下马斜窥颜色喜。入门偎倚饵甘言,正气刚肠森发指。
孤身匿迹恨无门,事到艰难惟一死。凶徒怒起刃交加,血花泪花落红雨。
中庭电掣雷霆吼,神龙只抱骊珠走。烈妇守身誓拌身,身甘百碎何惜手。
手既断,心如铁,血千行,肠百结。君不见汉代明妃马上娇,铜雀空劳锁二乔。
红颜白骨埋荒草,姓氏谁将烈女标。吁嗟乎!别夫不于室,拜姑不于堂,慷慨赴义何忙忙。
千载而下仰清风,于高山之崔巍兮,与流水之汪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歌讲述了一个古代农村妇女的悲壮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故事本身:开篇用山水风景做背景,带出一个衣着单薄的美丽村妇。她的丈夫被征兵打仗,婆婆在外放牛,她独自在家艰难度日。突然来了个佩剑的军官调戏她,她宁死不从,被砍断手臂仍坚守贞洁,最终惨烈牺牲。
2. 写作手法: - 对比强烈:开篇优美的山水与后面的血腥暴力形成反差 - 画面感强:"血花泪花落红雨"像电影特写镜头 - 用典自然:结尾提到王昭君和大小乔,暗示红颜薄命的普遍性 - 节奏变化:从平缓叙事到激烈冲突,最后升华抒情
3. 深层含义: 表面是歌颂贞洁烈妇,实则暗含对战争的控诉——丈夫被迫参军、军官仗势欺人都是战争带来的苦难。最讽刺的是,妇女用生命守护的"贞洁",在历史长河中往往只留下模糊的姓氏("姓氏谁将烈女标"),暗示这种牺牲的悲剧性。
诗歌最后把烈女精神比作永恒的高山流水,既赞美了她的气节,也留下思考: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坚守,到底值不值得?这种对女性命运的复杂呈现,在今天看来依然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