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山
春风江头吹柳枝,闺中佳人怨别离。
长城烟草渺天北,重见郎面知何时。
欲飞向君无羽翮,登山望远双瞳碧。
寸心似石无转移,遍体随之总成石。
相思誓与天地久,肌骨犹香坚不朽。
征夫飘泊终不归,纵活孤帏难独守。
岫花红簪螺髻绿,雨露朝昏足膏沭。
银河云锦织衣裳,月光为镜天为屋。
呜呼六朝重镇姑孰城,前后藩臣来驻兵。
为臣不忠取屠醢,何如贞女身长在。
长城烟草渺天北,重见郎面知何时。
欲飞向君无羽翮,登山望远双瞳碧。
寸心似石无转移,遍体随之总成石。
相思誓与天地久,肌骨犹香坚不朽。
征夫飘泊终不归,纵活孤帏难独守。
岫花红簪螺髻绿,雨露朝昏足膏沭。
银河云锦织衣裳,月光为镜天为屋。
呜呼六朝重镇姑孰城,前后藩臣来驻兵。
为臣不忠取屠醢,何如贞女身长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痴情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感人故事,用现代视角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用春风杨柳营造浪漫氛围,但闺中女子却因丈夫远行而忧愁。她望着长城方向(象征丈夫戍边之地),连天边的烟雾都像在阻隔相见,内心充满"不知何时能重逢"的焦虑。
女子想飞去找丈夫却没有翅膀,只能登山远望直到眼睛发酸。这里用"眼睛变碧绿色"的夸张写法,表现她望眼欲穿的状态。最动人的是"心像石头般坚定"这个比喻——她的思念如此强烈,以至于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化成望夫石。
诗中强调这份感情比天地更长久,甚至说女子死后身体会变成"带着香气的坚硬石头"。这种奇幻想象凸显了感情的极致。但现实很残酷:丈夫可能永远回不来,她独自活着也像守寡。
后半段笔锋一转,用自然美景反衬女子的孤独:山花为她妆点发髻,雨露替她沐浴,银河云霞是她的衣裳,月光当镜子天空当房屋。这些华丽想象反而更显出她形单影只。
结尾突然转到历史感慨,说那些不忠的臣子会被做成肉酱(屠醢),反不如贞洁女子的精神永存。这部分看似跳脱,实则用历史对比突出"真挚感情比政治权谋更永恒"的核心思想。
全诗最打动人处在于:用超现实手法(化身为石)表现现实情感,将小女子的相思上升到超越时空的精神高度。就像现代人说的"爱你到海枯石烂",古人用"身体变石头"的意象给出了更震撼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