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显阳寺疏快轩

溪边穿小径,寺后起幽轩。
伐使恶木尽,养教修竹繁。
閒听渔唱静,卧隔市场喧。
疏快宜人处,追惟子美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隐逸生活场景,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写景:诗人在溪边开辟小路,在寺庙后建起幽静的小屋。砍掉杂乱难看的树木,精心培育出茂盛的竹林。这里用"伐恶木"和"养修竹"的对比,暗示着摒弃浮躁、培养高洁品性的生活态度。

后四句写生活情趣:悠闲时听渔夫唱歌更觉宁静,躺卧时远离市场的嘈杂。这种简单疏朗的生活让人心情畅快,让诗人想起杜甫(子美)笔下类似的闲适意境。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穿小径""起幽轩"等动作描写,展现亲手打造理想生活的过程
2. "恶木"与"修竹"的意象对比,暗含精神追求
3. 通过"渔唱"与"市场"的动静对比,突出隐逸之乐
4. 结尾借杜甫之名,给这种生活态度找到文人传统的精神共鸣

诗人没有刻意说理,只是通过建房、种竹、听歌等日常细节,自然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这种质朴真实的表达反而更能引发现代人对"慢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