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久旱逢甘霖的喜悦,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染力。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背景:连续三年饥荒后,又遭遇百日无雨的干旱。数字"三岁""十旬"让人直观感受到灾情的严峻,为后文的"喜雨"埋下伏笔。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雨势变化:先听到雨点打在土块上的沙沙声,转眼间就变成倾盆大雨,沟渠都漫溢出来。用"飒遝""滂沱"两个拟声词,让读者仿佛听见雨声由小变大的过程。"风却扇"的比喻很新颖——凉风把暑气像扇子一样收走了,说明这场雨真正带来了清凉。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雨水不仅滋润土地,更滋润着百姓期盼的心。诗人用"功非细""望匪虚"这样口语化的表达,强调这场雨实实在在解决了民生困境。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字里行间洋溢着久旱逢甘霖的质朴喜悦,能让每个经历过干旱的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