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会澄台即事①

北去云千叠,东来水几盘。
燕台才共署,鼊屿⑴又同官。
波冷浮槎海⑵,烟凝隐豹峦。
文光临睥睨,斗柄近阑干。
菊澹诗情净,萸馨酒量宽。
登台怀桂棹,煮茗羡江湍。
凤翥毛抟彩,龙骧血洒汗。
弯弓不尚革,走笔自飞翰。
饬己一诚格,齐民万念攒⑶。
焚香读周易,鸿渐喜于磐(廖振富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登台、与友人相聚的生动画面,既有自然景色的壮美,也有人文情怀的舒展。以下用现代语言逐层解析:

1. 开篇的壮阔视野
前四句像无人机航拍:向北望是层叠如千层糕的云山,向东看是蜿蜒如蛇的江水。诗人与同僚刚在北方共事过("燕台"指北方官署),如今又在南方海岛("鼊屿")共事,暗含人生漂泊的感慨。

2. 中段的诗意生活
"波冷浮槎海"用《西游记》般的想象,说海波托着仙人的木筏;"烟凝隐豹峦"形容山雾中似有猛豹潜伏,展现神秘的自然美。接着笔锋转向人文:文曲星光照城墙("睥睨"),北斗星斜倚栏杆,把星空写得触手可及。
后四句更接地气:赏菊让人诗兴纯净,茱萸香里酒量都变好。登高时想着划船之乐,煮茶时羡慕江水的自由——这种生活情趣就像现代人秋游野餐时拍照发朋友圈的惬意。

3. 结尾的豪情与哲思
突然画风转为热血:"凤翥龙骧"用神鸟展翅、龙马奔腾的比喻,展现文武双全的抱负。但诗人更推崇文采("走笔飞翰")而非武力("弯弓")。最后四句升华主题:严于律己、心系百姓,像读《周易》寻求智慧,最终如大雁落脚磐石般找到人生安稳——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至今仍有共鸣。

全诗亮点
- 空间感极强,从云海到茶杯,从星斗到民心,展现古代文人的宏大视角。
- 用吃(千叠云)、喝(萸香酒)、玩(登台煮茶)等生活细节冲淡说教味。
- 最后将个人修养与为民服务结合,比单纯写景更高明。

就像一部微电影:开篇是航拍大片,中段是生活vlog,结尾是励志演讲,层层递进又不失趣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