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风雨交加的屋檐下独坐,内心充满孤独和忧愁的场景。
诗的开头用"穷檐坐风雨"描绘了一个简陋的屋檐下,诗人独自面对风雨的画面。"泥涂寡来辀"暗示道路泥泞,很少有人来访,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处境。
中间部分诗人用"曲生不我即"表达没有知心朋友相伴的寂寞。"梧桐渐凋落"和"蛰虫尚喧啾"通过秋天梧桐落叶和虫鸣的意象,烘托出萧瑟凄凉的气氛,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最后"空持菊花咏,怅望楚天秋"是点睛之笔。诗人手持菊花吟咏,却无人共赏,只能惆怅地望着南方的秋色。菊花象征高洁,也暗示重阳思亲的传统意象,而"楚天"则点明思念的对象在南方。
全诗通过风雨、落叶、虫鸣等秋天意象,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将孤独、思念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融为一体,展现了传统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