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
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雄鸡报晓的威武形象,以及它啼叫时震撼人心的力量。

前两句写鸡的外貌和气势:它脚爪锋利(武距),头冠鲜艳(文冠),羽毛五彩斑斓(五色翎),一声啼叫仿佛能驱散夜空的星辰。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鸡鸣的力量写得极具冲击力,仿佛能改变天象。

后两句转到人间反应:在宫廷的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旁,在金銮殿的宫门下,多少王侯将相听到鸡鸣后勒马驻足,认真聆听。这里通过“王侯勒马听”的细节,反衬出鸡鸣的庄严,甚至让权贵也为之肃然。

全诗的精髓在于:借雄鸡报晓的意象,歌颂一种平凡中见伟大的力量。鸡虽是寻常家禽,但它的啼鸣能划破黑夜、唤醒黎明,连高高在上的王侯也要为之注目。诗人可能暗喻——真正的影响力不在于身份高低,而在于能否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语言上,诗人用“武距”“文冠”“铜壶玉漏”等精致词汇,让画面充满华贵感,但核心思想又很接地气,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却不可或缺的力量。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