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虎山桥一带春日的美景,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悠闲的生活气息。
前两句"十里楼台绿映红,酒旗轻闪楝花风"像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彩画:绵延十里的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红花中,酒馆的旗幡在开满楝花的春风中轻轻飘动。这里用"绿映红"的鲜明对比和"轻闪"的动态描写,让静止的风景活了起来。
后两句"桥边树树闻莺语,总付游人半醉中"把视角转向听觉和感受:桥边每棵树上都传来黄莺的啼叫,而这一切美景都融入了游人微醺的惬意心境中。诗人巧妙地将视觉(楼台花树)、听觉(莺语)、嗅觉(楝花香)和味觉(酒)融合在一起,最后落在"半醉"这个虚实相间的感受上,让读者仿佛也置身于这春日醉人的氛围里。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这个"半醉",既可能是真的喝了酒,更可能是被美景陶醉,这种双关让整首诗余韵悠长。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鲜活的景物描写,自然流露出对江南春色的喜爱和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