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县道中

山欲开云柳乍风,杜梨花白小桃红。
三年三月官桥路,策蹇经过似梦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滕县道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第一句“山欲开云柳乍风”,写的是山间的云雾渐渐散开,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诗人用“欲开”和“乍风”两个词,生动地捕捉了春天山间云雾缭绕、微风拂柳的动态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

第二句“杜梨花白小桃红”,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色彩。杜梨花开得洁白如雪,小桃花则红艳似火。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日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第三句“三年三月官桥路”,诗人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入抒情。他提到自己已经在这条官桥路上走了三年零三个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漂泊。

第四句“策蹇经过似梦中”,写的是诗人骑着瘦马经过这里,感觉恍如梦中。“策蹇”指骑着瘦弱的马,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落魄。“似梦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如梦的感慨。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 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感。美丽的春景与诗人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诗人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