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阳辞兰谷家园却就石泉精舍

子阳意高希古人,文如行空无定云。
清明未容诗酒污,放旷自许渔樵亲。
故园好木日夜长,友逝兄沦不同赏。
改绿移红自若何,蹑磴扪萝心独往。
我昔迷津经上吕,斗出飞亭压行路。
石影参差研匣寒,花阴回薄书奁暮。
离家十里山转深,琅玕满地芝成林。
竹鸡睡去月当午,闲听孙登长啸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吕子阳的文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人物性格:吕子阳是个理想主义者,向往古代贤士的生活("意高希古人")。他的文章像飘忽不定的云彩般自由洒脱("文如行空无定云"),既保持清明不沉迷酒色,又享受渔夫樵夫般的闲适生活。

2. 人生境遇:虽然家乡风景优美("故园好木日夜长"),但亲友离散("友逝兄沦"),只能独自欣赏自然变化("改绿移红自若何")。他选择独自爬山涉水("蹑磴扪萝"),寻找内心的宁静。

3. 生活环境:诗人用"石影参差""花阴回薄"描绘出幽静的书斋环境,用"琅玕满地芝成林"展现山林美景。最动人的是"竹鸡睡去月当午"的静谧画面,以及想象中隐士孙登的长啸声,营造出遗世独立的意境。

全诗通过自然意象和人物特写的结合,赞美了一种不随波逐流、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诗人用"飞亭压行路""研匣寒"等生动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特立独行的精神世界和隐居生活的诗意。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