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八月十六日)

种花南堂南,堂毁花亦瘁。
理畦西轩西,花好未忍弃。
慇勤拔陈草,秋雨流入地。
移根傅生土,指日春风至。
花来本陈洛,盈尺不为异。
力求千叶枝,更与一溉水。
人功诚已尽,天巧行可致。
我老百不为,爱此养花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种花、移花的故事,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耐心等待的智慧。

开头说作者在南堂种花,但房子毁了花也枯萎了。于是他在西轩重新整理花圃,因为舍不得扔掉这些花。他细心拔除杂草,秋雨滋润着土地。把花移到新土里,期待春风到来时能重新生长。

这些花原本来自陈洛(地名),一尺多高很普通。但作者想要培育出更美的千叶花(重瓣花),就多浇了一次水。他说人力已经用尽,接下来就看天意了。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作者说自己老了做不了太多事,但通过养花悟出了生活智慧。这种智慧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然后耐心等待自然的力量。就像养花,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春风。

全诗用种花这件小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拔草、移栽、浇水),二是懂得适时放手(等待春风自然到来)。这种既积极又豁达的生活哲学,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