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和渊明贫士七诗今去重九三日尔仆以新谷未升方绝粮是忧至于樽俎又未暇计也因诵靖节贫士诗及坡翁所和者辄复用韵 其二

渊明生乱世,何意争鹤轩。
念归非一日,寓说因田园。
不嗟瓶储空,宁叹灶绝烟。
声名向千载,谁得加磨研。
孟轲论尚友,我亦佩此言。
古人未易诬,今代无兹贤。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陶渊明和苏东坡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在贫困中坚守精神追求的态度。

诗中首先提到陶渊明(渊明)身处乱世,却不愿去争夺权贵地位("鹤轩"代指高官)。他归隐田园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选择。即使家里米缸空空、灶台冷清,也不为此哀叹。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让他的美名流传千年,无人能贬低。

接着诗人引用孟子关于"与古人交朋友"的观点,表示自己非常认同。最后感叹:古人的高尚品格不容轻视,而当今时代已经找不到这样的贤人了。

全诗的核心是:真正的贤者能在物质匮乏时保持精神富足。通过对比古今,既赞美了陶渊明、苏东坡这样的古人,也暗含对现实社会缺乏精神追求的批评。诗人用简单的生活场景(空米缸、冷灶台)反衬出高尚的精神境界,让读者感受到:贫困不可怕,失去精神追求才可悲。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