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望湖楼喝酒时,突然想起以前在会灵观吃新鲜食物的快乐时光,感慨现在漂泊在外也要好好吃饭。
前两句"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用日常食物描写眼前景象:黑色的菱角和白色的芡实随便摆放,青色的茭白胡乱捆着放在绿色盘子里。这些普通食材的随意摆放,反而显得生动自然。
后两句"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是情感转折:突然想起以前在会灵观品尝时鲜的快乐时光,虽然现在漂泊在外,但也要记得好好吃饭。这里既有对往事的怀念,又有随遇而安的豁达。
全诗妙在把日常饮食写得趣味盎然,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境都要活得有滋味"的人生态度。苏轼用最普通的食材和场景,写出了最真实的生活感悟,这正是他诗词的魅力所在。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