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君不见千里马,有时困羁靮。
不遇九方歅,龙文更谁识。
又不见五彩凤,有时铩羽翮。
不如鹜与鸡,聚族自争食。
人生遭轗轲,俯仰今犹昔。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圣贤尚栖栖,我独何恻恻。
但恐白日沉,年光竟虚掷。
乾坤等蘧庐,寿命非金石。
愿餐不死药,蓬瀛杳难觅。
乘化复奚疑,委心任所适。
故国遗铜驼,秋风暗荆棘。
霸图有兴衰,人事无休息。
矫首望归云,鸿飞楚天碧。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直白的感慨,道出了人生怀才不遇的苦闷与对命运的思考。

开头用"千里马"和"五彩凤"两个经典意象:再好的马如果被缰绳束缚,也只能默默无闻;再美的凤凰如果羽毛折断,可能还不如争食的鸡鸭。这就像现实中,很多有才华的人因为时运不济,得不到赏识,甚至要屈居庸人之下。

接着诗人感慨人生坎坷,连古代圣贤(比如墨子顾不上烧热灶台,孔子坐席都来不及暖)都奔波劳碌,自己又何必独自伤怀呢?这里透露出一种自我宽慰——既然圣贤都如此,普通人更难免挫折。

但诗人又焦虑时光飞逝,担心虚度年华。他想到人生短暂(寿命非金石),渴望长生(不死药)却求而不得,最终选择顺其自然(委心任所适)。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既不甘平凡,又不得不接受现实。

最后笔锋转向历史兴衰:故国的铜驼(象征政权)埋没在荒草中,霸业终会消散,但人间纷争永不停歇。望着天上自由飞翔的大雁,诗人或许在暗示:与其纠结得失,不如像鸿雁那样超脱世俗,在广阔天地间自在生活。

全诗用马、凤凰、圣贤、鸿雁等形象,把个人命运放在历史长河中审视,既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又有看透世事的豁达,最终回归到"顺应自然"的智慧。这种从焦虑到释然的心路历程,对现代人面对职场挫折或人生困境时,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