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有时吟》用简单的自然现象作比喻,讲了一个很实在的道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合适的时机。
前两句用"龙"和"萤火虫"对比:龙虽然强大,但冬天不会腾跃;萤火虫虽小,却能在夜里发光。这里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告诉我们,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展现的时机。
后两句点明主题:不论是品德不好的人(小人)还是有修养的人(君子),他们的行为表现都要看时机。就像农民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一样,人做事情也要看准时机。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告诉我们:不要盲目比较,不要着急。就像白天属于太阳,夜晚属于星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特点,在适合的时候做适合的事。这种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无论是选择职业、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把握人生机遇,都要学会等待和选择恰当的时机。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