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相廷母联

堂上文宣,空留纱幔;
军中伯约,忍忆当归。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两个历史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敬重与哀思。

上联"堂上文宣,空留纱幔":
借用晋代文宣公王祥"卧冰求鲤"的孝子典故。这里把逝去的母亲比作王祥的母亲,说母亲去世后,家中只留下空荡荡的帷帐(纱幔),暗指孝子(王相廷)再也无法尽孝的遗憾。用"空留"二字特别能体现人去楼空的伤感。

下联"军中伯约,忍忆当归":
借用三国姜维(字伯约)的典故。姜维在外征战,母亲写信让他回家("当归"是中药名,也暗指"应当归来")。这里把王相廷比作姜维,说他在军中任职,如今母亲去世,连"当归"这样的期盼都成了永远的痛。"忍忆"二字道出了不敢回忆、不忍回忆的悲痛。

全联最大的特点是:
1. 用历史名人作比,既抬高逝者身份,又避免直白说哀伤
2. "纱幔""当归"这些具体物件,比直接抒情更有画面感
3. 上下联都暗含"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遗憾
4. 对仗工整,"文宣"对"伯约","纱幔"对"当归",体现传统挽联的严谨

这种挽联好就好在:不说多悲痛,但每个典故都在说悲痛;不直接夸逝者,但每个比喻都在致敬逝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