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篇寄吴中诸故人

秋江鲤鱼吹浪花,秋江暮寒生绿沙。
阑干女儿小垂手,挽起玄云堆鬓鸦。
明妆宝幄开筵促,估客缠头锦千轴。
白项老乌啼向人,恰似当年耳边曲。
当年醉宿倡家楼,就中尤数清溪游。
溪流九曲一明镜,水晶帘额珊瑚钩。
乌衣诸郎白翎雀,梨园子弟黄幡绰。
过江人物最风流,纵饮高歌杂谈噱。
入门下马气吐虹,座客谓我周盘龙。
我时坐上语不发,一饮欲尽三千钟。
银河翻空向身倒,映我玉缸颜色好。
酒星摇摇如劝人,直唤麻姑下蓬岛。
烛奴浓笑擎荷盘,二十四枝吹欲乾。
红镫须臾滚檐角,恰照高楼上丝竹。
秋空四起响蜀弦,玄猿绿罴飞满前。
此时素娥正悄悄,欲落不落西山巅。
当头明月不可掇,过眼悲风那堪摘。
美人可惜尽如花,一别云端两超忽。
扁舟飘泊横江渚,风月年年浩无主。
夜来愁思落谁家,自抱琵琶不知处。
吴弦续续弹楚歌,楼头夜宴秋江多。
秋江呜咽秋风波。
芙蓉醉倒颜微酡,少年不饮奈老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江边的热闹宴饮场景,同时暗含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前半部分(开头到"纵饮高歌杂谈噱")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秋江边的宴会:鲤鱼跃浪、暮色中的绿沙、梳着高髻的少女、华丽的宴席、商人赠送的锦缎,还有乌鸦啼叫勾起回忆。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清溪游玩的快乐时光,那里有九曲溪流像明镜,水晶帘子配珊瑚钩,贵族子弟和戏班艺人一起饮酒高歌的盛况。

中间部分("入门下马气吐虹"到"一别云端两超忽")通过夸张的饮酒场景展现青春豪情:诗人被比作猛将周盘龙,他豪饮千杯,感觉银河倒泻入酒杯,连酒星都在劝酒。烛光摇曳中,音乐响起,仿佛有猿猴黑熊在跳舞。但热闹中突然转向感伤:明月不可摘,美人如花却终将分离,暗示欢乐时光的短暂。

结尾部分("扁舟飘泊横江渚"到最后)转入现实:如今诗人独自漂泊江上,当年的热闹已成追忆。秋江的波涛仿佛在呜咽,芙蓉花醉倒微红,最后发出"少年不饮酒,老了怎么办"的感叹,既是对青春狂欢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易老的无奈。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强烈的画面对比(过去的热闹vs现在的孤独)
2. 夸张的饮酒描写展现青春激情
3. 自然景物(秋江、明月)与情感完美融合
4. 结尾的感慨引发共鸣,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无情的普遍人生体验

就像我们回忆大学聚会狂欢,再看如今各自奔忙的生活,那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怅惘,在这首诗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