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 其四 (刺无益也)蟆㈠
虾蟆汝何物,形状无可取。
舞舌掠青虫,怒目腹如鼓。
忽尔肆大奸,食月不肯吐。
饱肠撑异物,广寒清虚府。
投剑上青冥,我怒且斩汝。
夺取明月还,死骸投下土。
杲杲太阳出,当午爆为脯。
制药能疗疳⑴,功神小儿女。
更有目上酥,解使疮疡愈。
其物固可憎,其用或如许。
却笑蚩蚩民,貌俗昧今古。
在世一生长,酒食灌肠腑。
视物有不如,终身竟何补。
舞舌掠青虫,怒目腹如鼓。
忽尔肆大奸,食月不肯吐。
饱肠撑异物,广寒清虚府。
投剑上青冥,我怒且斩汝。
夺取明月还,死骸投下土。
杲杲太阳出,当午爆为脯。
制药能疗疳⑴,功神小儿女。
更有目上酥,解使疮疡愈。
其物固可憎,其用或如许。
却笑蚩蚩民,貌俗昧今古。
在世一生长,酒食灌肠腑。
视物有不如,终身竟何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借虾蟆的形象批评了社会上那些看似无用却占据资源的人。全诗分三个层次展开:
1. 丑态描写(前8句)
诗人把虾蟆写得既滑稽又讨厌:舌头乱甩捉虫子,肚子鼓得像气球,最过分的是它居然"吞月亮"(用"食月"的夸张比喻暗指占着重要位置却不干事的人)。诗人气得说要上天宰了它,把月亮抢回来。
2. 意外价值(中间6句)
转折说这丑东西居然有点用:晒干的虾蟆能治小孩疳积(消化不良),眼腺分泌物还能治疮伤。这里暗示有些人虽然惹人厌,但偶尔也能发挥点作用。
3. 辛辣讽刺(最后6句)
矛头直指混日子的人:他们一辈子就知道吃喝,活得还不如这只有点用处的虾蟆。诗人用"蚩蚩民"(糊涂人)来形容这些虚度光阴者,说他们到死都没为社会做半点贡献。
全诗妙在三点:
- 把骂人的话包装成童话故事,用虾蟆吞月这种奇幻画面来讽刺
- 先贬后褒再狠贬,形成强烈反差
- 最后落脚到现实,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身边混日子的人
这种讽刺手法既生动又不刻薄,就像用卡通片的方式批评社会现象,让人在笑过之后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