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幽深的岩洞景象,充满仙气和寒意。
前两句写景:岩洞像千年不化的冰窖,洞口爬满藤蔓和细竹,透出森森寒气。诗人用"窖冰"形容岩洞的阴冷,用"锁"字表现植物缠绕的封闭感,整个画面冷峻而幽寂。
后两句展开想象:诗人调皮地问——如果仙人愿意为游客现身,不知这深邃的岩洞究竟藏着多深的奥秘?这里把静态的景物写活了,通过"仙人肯出"的假设,给冰冷的岩洞注入神话色彩,引发读者对洞穴深处的好奇。
全诗妙在将现实景物与神话传说自然结合,既真实描写了岩洞的阴冷环境,又用仙人的意象增添神秘感。最后那个问句尤其巧妙,就像对着山洞喊话会有回声一样,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空间。
陈岩
(?—1299)宋池州青阳人,字清隐,号九华山人。宋末屡举进士不第。入元,隐居不仕。尝集杜甫诗句为《凤髓集》。遍游九华山胜迹,品题诸名胜殆遍。有《九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