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曲

晓露沾我𥜗,采桑过南陌。
叶少不盈筐,蚕饥妾行迫。
蚕眠妾不眠,丝成共夜织。
劳苦有如此,方能成匹帛。
奈何衣帛人,剪裁不复惜。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养蚕女的视角,讲述了她从采桑到织布的全过程,最后发出对富人浪费丝绸的感叹。

开头写天刚亮就带着露水去采桑叶,走过田间小路。但桑叶太少装不满筐,蚕宝宝饿得慌,自己只能更着急地寻找。这里用"蚕饥妾行迫"的对比,突出养蚕人的辛苦。

中间写蚕要休眠时自己却不能休息,等蚕吐丝后又要连夜纺织。连续用"蚕眠妾不眠"、"共夜织"的对比,强调工作的繁重。

接着直接点明:必须经历这样的劳苦,才能织成一匹丝绸。最后笔锋一转,质问那些穿丝绸的人:你们随手剪裁时,可曾想过这背后的血汗?

全诗用最朴实的劳动场景,通过养蚕女的自述,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最后一句突然转向对权贵的控诉,形成强烈反差。这种从具体劳动到社会批判的写法,让读者在了解养蚕过程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社会的不公。诗中重复使用"妾"(我)这个字,让诉说更有代入感,就像听一位养蚕女亲口讲述她的故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