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欧时举次苏伯诚韵 其一

白发瀛洲第一仙(同年庶吉士时举最长),王堂閒暇日如年。
文兴六一将衰后,易究乾坤未画前。
武帝不知颜驷老,汉廷偏让贾生贤。
可怜才大终难用,禄薄无由满二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朋友欧时举的作品,借古喻今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

首联用"白发瀛洲第一仙"形容欧时举是同年进士中最年长有才的,却在翰林院虚度光阴。"日如年"三字生动刻画出他无所事事的煎熬。

颔联通过两个典故展现欧时举的才华:像欧阳修(文坛领袖)那样在文风衰落时重振文坛,像古代圣贤那样深究《易经》的玄妙。但"将衰后""未画前"暗示他的才能生不逢时。

颈联用颜驷(怀才不遇的老臣)和贾谊(年轻得志的才子)的对比,暗讽朝廷用人不公:真正的贤才老去无人问,却偏爱提拔年轻官员。

尾联直抒胸臆:这样的大才终究难被重用,连微薄的俸禄(汉代二千石是太守级高官)都拿不到。最后"无由满二千"的叹息,既是为朋友鸣不平,也暗含对所有怀才不遇者的同情。

全诗用典自然,将个人哀思升华为对时代弊病的批判。特别是"可怜才大终难用"一句,道出了古今知识分子共同的困境,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