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道院后楼

危楼迥木末,千里暮云开。
细雨长江去,斜阳孤鸟来。
客鬓愁中换,乡心病后催。
一声何处笛,故故向人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孤寂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游子深沉的乡愁。

前四句写景:高耸的楼阁仿佛挂在树梢尽头("危楼迥木末"),傍晚的云层在千里之外散开。细雨飘落在长江上随波远去,夕阳中一只孤鸟缓缓飞来。这些景物都带着疏离感——高楼孤立、云层遥远、江水不停流逝、飞鸟形单影只,共同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

后四句抒情:游子因忧愁而鬓发斑白("客鬓愁中换"),病中思乡之情更加迫切。这时不知何处传来笛声,一声声故意似地向人倾诉哀愁。这里用白发和笛声两个具体意象,把无形的乡愁变得可见可闻——岁月在忧愁中流逝,笛声就像懂得人心般主动来陪伴寂寞。

全诗最妙的是"故故向人哀"这句拟人手法,仿佛笛声有了情感,特意来触动游子的心弦。这种将自然景物与音乐人格化的写法,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动人,把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