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题曼生石门听瀑图

青天何处龙吟,濛濛吹出漫空雪。
松涛万壑,冰丝千缕,琴心三叠。
洞口云荒,山中鹤老,何来此客。
想谢公去后,石门深锁,留好景,与谁说。
海上归来时节。
尽雍容、闲寻风月。
箫笳声断,筝琶耳洗,一时清绝。
木叶群飞,四山皆响,苍然寒色。
认跳珠溅玉,银河垂处,有仙人谪。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石门听瀑"画卷,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瀑布的恢弘气势和山林的清幽意境。

上阕开篇就很有视觉冲击力:把瀑布比作"龙吟",水花四溅像"漫空雪",既写出了瀑布的轰鸣声,又描绘出飞溅的水雾。接着用"松涛""冰丝"这些意象,把自然景物音乐化,仿佛瀑布在演奏交响乐。"谢公去后"的典故,暗示这里曾是文人雅士流连的胜地,如今却无人欣赏,透露出几分寂寥。

下阕写听瀑者的感受。"海上归来"说明主人公是远离尘嚣来此寻幽。在瀑布声中,世俗的乐器声都显得多余,只有自然的天籁最动听。最后"跳珠溅玉""银河垂处"的描写,把瀑布比作天上银河,又想象有仙人隐居于此,给画面增添了神秘色彩。

全词最妙的是把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让读者仿佛能听到瀑布声、看到水花飞溅。通过今昔对比和仙境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超脱尘世、向往隐逸的情怀。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