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 其二十二

入草亲寻草里人,重重有路掌中平。
不遇大商空突晓,日高犹听打三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寻找草中人的故事,通过象征和比喻,表达了追求真理或智慧的过程。

第一句:“入草亲寻草里人”
诗人深入草丛,亲自寻找一个隐藏在草丛中的人。这里,“草里人”可以代表某种深层次的知识或真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寻。

第二句:“重重有路掌中平”
“重重有路”意味着寻找的过程充满困难和挑战,但“掌中平”暗示虽然路途艰难,但通过智慧和正确的方向,可以找到一条平坦的道路。这里的“掌中平”比喻自己的内心或智慧之光,能够帮助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三句:“不遇大商空突晓”
“不遇大商”可以理解为没有遇到重要的知识或真理,“空突晓”意味着尽管努力寻找,但没有找到。这里表达了即使努力,有时也可能徒劳无功。

第四句:“日高犹听打三更”
“日高犹听打三更”描绘了一个画面:即使到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诗人仍然在倾听更深夜晚三更时分的声音。这句诗暗示了追求知识或真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甚至在孤独和艰难中也要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寻找草中人的过程,比喻了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不易。诗人强调了不断探索和努力的重要性,即使过程艰难,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继续前行。

释安永

释安永(?~一一七三),号木庵,俗姓吴,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弱冠为僧,未几谒懒庵于云门。懒庵徙怡山,命为首座。后继席。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居乾元,迁黄檗。又三年,移住福州鼓山寺。乾道九年卒。为南岳下十七世,西禅懒庵鼎需禅师法嗣。有《木庵永和尚语》,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五。《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续灯正统》卷一○有传。今录诗四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