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作
旦夕兹岁改,萧条旅思多。
云物媚晴宇,气候属妍和。
峥嵘新阳至,故景实蹉跎。
感时岂不怀,二纪倏焉过。
栖身惭择木,望道叹伐柯。
如匏吾自系,匪玉孰为磨。
有发日就长,心短独若何。
但云毕夙志,唯力岂知他。
云物媚晴宇,气候属妍和。
峥嵘新阳至,故景实蹉跎。
感时岂不怀,二纪倏焉过。
栖身惭择木,望道叹伐柯。
如匏吾自系,匪玉孰为磨。
有发日就长,心短独若何。
但云毕夙志,唯力岂知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开头"旦夕兹岁改"直接点明时间流逝之快,转眼又是一年将尽。"萧条旅思多"则写出漂泊在外的孤寂感。接着诗人用"云物媚晴宇"描绘晴朗天空的美景,但内心却充满矛盾——新年阳气渐生("峥嵘新阳至"),而自己却蹉跎了光阴。
"二纪倏焉过"(二十四年匆匆而过)是诗人对半生经历的感慨。他用"栖身惭择木"比喻自己像鸟儿选错了栖息的树木,用"望道叹伐柯"表达追求理想却不得其法的苦恼。"如匏吾自系"说自己像葫芦一样被束缚着,"匪玉孰为磨"则感叹没有机会被雕琢成器。
最后四句最耐人寻味:头发日渐变长(暗示年纪增长),但心智却似乎停滞不前("心短")。诗人说只希望能完成夙愿,至于其他事情,就顺其自然吧。这种看似豁达实则无奈的语气,道出了许多中年人的共同心境。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平实的比喻(如葫芦、玉石)道出深刻的人生感悟,将岁末时节的景物变化与内心活动巧妙结合,让读者在感受时光流逝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