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行

玉堂双柏摇清秋,高标夭矫枝相纠。
常疑风雨昼冥晦,平地堕下双蛟虬。
灵根自是来新甫,尚觉徂徕差媚妩。
气接中天云雾深,节经朔地冰霜苦。
阅世不知今几时,前人遗植后人思。
雨淋日炙苍藓合,扶持定想烦灵祇。
附日贞心应自重,长材欲效明时用。
只今未必凌云霄,正直终看作梁栋。
蜀相祠前空郁蟠,巴东县里亦曾看。
何如此树植此地,饱滋雨露栖凤鸾。
地隔尘凡自孤凛,仰止吾来常敛衽。
莫嗟匠石迟斧斤,赢得骚人费题品。
吁嗟此柏亦遇时,蟠踞落落真瑰奇。
君看山中岂无大木倚绝壁,槁死蒿莱谁得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双柏行》描绘了两棵古老柏树的形象,借树喻人,表达了坚韧不拔、正直高洁的品质,同时也暗含了对人才不被重用的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双柏的姿态:它们在清秋中摇曳,枝条交错,仿佛两条蛟龙从天而降。这里用"蛟虬"(传说中的龙)来形容柏树的高大和气势,让人感受到它们的非凡。

接着,诗人追溯柏树的来历,说它们的灵根来自新甫(可能指某座名山),比徂徕山(泰山支脉)的树木更显风姿。柏树经历过中天的云雾和北地的冰霜,暗示它们历经沧桑却依然挺拔。

诗人感叹这两棵柏树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前人栽种,后人瞻仰。树皮上的苍苔显示出岁月的痕迹,仿佛有神灵在暗中保护它们。这里柏树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

诗的后半部分转入议论:柏树虽然正直高洁,但未必能长到凌云的高度,但终将成为栋梁之材。诗人用蜀相祠(可能指诸葛亮祠)和巴东县的古树作对比,认为眼前这两棵柏树更幸运,因为它们生长在合适的地方,能享受雨露滋养,吸引凤凰栖息。

最后诗人抒发感慨:这两棵柏树远离尘世,保持孤高,让人肃然起敬。虽然匠人迟迟不来砍伐(比喻人才未被重用),却赢得了诗人的题咏。结尾更发出深沉的叹息:深山中那些倚靠绝壁的大树,枯死在杂草丛中无人知晓,暗示很多人才被埋没的命运。

全诗通过描写柏树的形象,赞美了坚守节操、正直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怀才不遇的无奈。诗人用树的命运隐喻人的命运,既有对高尚品质的歌颂,也有对现实不公的隐忧,读来令人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