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邢氏邢子愿按吴吴人德之而迁楚藩少参以去不佞尤有慨焉因成二章盖比兴之义胜云尔 其二
日余困薖轴,上书方乞骸。
感君缠绵意,报君缱绻怀。
北风荡征尘,昼暝十二街。
我以为兄弟,焉知虎与豺。
青镜光不亏,浮尘焉见霾。
韶年负奇蓄,胜际未讵涯。
椹衫黄金带,紫盖白鼻騧。
楚游诚云乐,和郢况不乖。
感君缠绵意,报君缱绻怀。
北风荡征尘,昼暝十二街。
我以为兄弟,焉知虎与豺。
青镜光不亏,浮尘焉见霾。
韶年负奇蓄,胜际未讵涯。
椹衫黄金带,紫盖白鼻騧。
楚游诚云乐,和郢况不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邢子愿时写的,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困境中的温暖(前四句)
作者说自己当时正处于人生低谷("困薖轴"),甚至准备辞官退休("上书乞骸")。这时好友邢子愿对他表达了真挚的关怀,让他非常感动,想要回报这份深厚情谊。这里用"缠绵意""缱绻怀"这样形容恋人般的词语,强调友情的亲密无间。
2. 世道险恶的感叹(中间六句)
用"北风荡尘""白昼如夜"的意象,暗喻官场环境的昏暗。作者把对方当兄弟,却不知身边还藏着虎狼般的小人("我以为兄弟,焉知虎与豺")。但紧接着又自我宽慰:只要内心如明镜般澄澈("青镜光不亏"),外界的污浊就蒙蔽不了本心。这里包含着对官场现实的清醒认知。
3. 对友人的祝福(后六句)
最后转为对友人赴任的期待。说邢子愿正值壮年("韶年"),带着满腹才华("奇蓄")去楚国就任,穿着官服("椹衫黄金带")骑着骏马("白鼻騧"),相信在楚地会过得愉快。结尾"和郢不乖"用楚国都城郢都比喻,暗示友人此去定能施展抱负。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交替: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与警惕,又饱含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特别是"虎与豺"的比喻和"青镜不亏"的对比,把官场险恶与君子操守写得既形象又深刻。最后对友人的祝福,既是对朋友的鼓励,也隐含着作者自己对理想仕途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