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西寺访朗公

停棹清溪值岁除,匆匆溪上访僧居。
残年只听莲花漏,半偈犹翻贝叶书。
爆竹声喧人语沸,石灯光照佛堂虚。
五噫悔作飘零客,愿得从师證六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除夕夜去寺庙拜访一位叫朗公的僧人,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门清净的向往。

开头两句说作者在除夕夜停下小船,匆匆去溪边的寺庙拜访僧人。"岁除"就是除夕,点明了时间背景。这里用"匆匆"二字,暗示作者内心急切想逃离喧嚣。

中间四句描绘了寺庙内外的对比场景:寺庙里听着莲花漏(古代计时器)的滴水声,读着佛经("贝叶书"指佛经),而外面却是爆竹喧天、人声鼎沸。这一静一闹的对比,突出了佛门的清净。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后悔自己像"五噫"(典故,指对世俗的感叹)中那样漂泊,希望能跟随师父参透"六如"(佛教用语,指看破红尘的智慧)。这里的"五噫"和"六如"虽然用了典故,但整体意思是表达想摆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解脱的愿望。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除夕夜这个特殊时刻的见闻感受,展现了尘世喧嚣与佛门清净的鲜明对比,流露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热闹节日里反而感到孤独,继而寻求精神寄托的真实感受,这种心境在现代社会也很容易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