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

团团明月上,清辉射罗帷。
春园百禽集,花卉舒荣滋。
风敛闻弦管,履迹不能移。
箜篌手巳涩,蟢子空来依。
寻丈踰千里,韶光无还期。
巫妪相女贵,骨法非蛾眉。
玉貌岂相远,承恩分妍媸。
婚嫁谁不择,出门那可知。
连波去不远,王宋悲复悲。
齐有化蝉女,卫有谷风诗。
耕莫苦风雨,游莫苦路岐。
青松无改色,谁望连理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女性视角描绘了古代妾室的悲苦命运,核心主题是"美貌易逝,恩宠无常"。全诗用月亮、花朵、音乐等美好意象开篇,却逐渐转向无奈的现实。

开篇用"明月""春园"营造美好氛围,但"履迹不能移"暗示身不由己。接着用"箜篌手涩""蟢子空依"两个细节,表现女子技艺生疏、孤独等待的状态。"寻丈逾千里"夸张地表现思念之深,"韶光无还"点出青春一去不返。

中间部分直指残酷现实:巫婆相面说她没有富贵相,容貌虽美却因出身分不到恩宠。"婚嫁谁不择"四句道出古代女性无法自主婚姻的悲哀,用"连波""王宋"两个典故暗示被抛弃的命运。

结尾用"化蝉女""谷风诗"两个典故强化主题,劝诫女性不要对爱情抱有幻想。最后以"青松不改色"作结,暗示坚贞未必能换来好结果,打破"连理枝"的传统爱情想象。

全诗艺术特色在于:
1. 意象对比鲜明:前段美好春景与后段残酷现实形成反差
2. 善用生活细节:蟢子(蜘蛛)结网、箜篌生涩等细节生动展现孤独
3. 用典自然:四个典故不着痕迹地融入诗中,增强说服力
4. 语言质朴:没有华丽辞藻,用简单比喻道出深刻人生感悟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真实反映了古代妾室群体的生存困境,对"以色事人"的社会现象提出深刻批判,在今天仍能引发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