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蛾翠:这里反用此意,把山色比作眉色。绿湿:指绿色植物被水气浸润后鲜嫩的样子。红鲜:泛指鲜艳的花朵,未必专指红色之花。
苏小慵(yōng)多兰渚(zhǔ)闲,融融浦日鵁(jiāo)鶄(jīng)寐。
苏小:即苏小小,南北朝时人,钱塘名妓,今杭州市西湖边有苏小小墓。慵多:即慵懒,“多”表示程度,似“很”、“非常”之意。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融融:即暖融融。浦日:照在洲浦上的日光。鵁鶄:池鹭。
紫骝(liú)蹀(dié)躞(xiè)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
紫骝:骝本为黑鬃黑尾的红色马,此处用紫骝泛指骏马。蹀躞:马缓行貌。金衔:泛指金、铜制的华美的马嚼子。烟草迷:茫茫如烟的碧草使人迷。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注释
蛾翠:中国古代妇女画眉常用黛色(青黑色),似山色,所以也常把眉比作山。这里反用此意,把山色比作眉色。绿湿:指绿色植物被水气浸润后鲜嫩的样子。红鲜:泛指鲜艳的花朵,未必专指红色之花。
苏小:即苏小小,南北朝时人,钱塘名妓,今杭州市西湖边有苏小小墓。慵多:即慵懒,“多”表示程度,似“很”、“非常”之意。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闲:因为苏小小慵多懒出游,而水鸟亦静静安睡(下句意),所以兰渚显得格外闲而静。
融融:即暖融融。浦日:照在洲浦上的日光。鵁鶄(jiāojīng):池鹭。
紫骝(liú)骝本为黑鬃黑尾的红色马,此处用紫骝泛指骏马。蹀躞(diéxiè):马缓行貌。金衔:泛指金、铜制的华美的马嚼子。
烟草迷:茫茫如烟的碧草使人迷。
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鉴赏
此诗是一幅江南韶光美景的轻描。无论是苏小小的“慵多”、鵁鶄的“寐”,还是紫骝的“蹀躞”,无不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而这不恰恰又是众多古今“贪闲”人士所毕生神驰向往的么?其实,诗意的生活或许并非如何难得,不过只是有心人才能发现而已。飞卿(温庭筠)虽亦是落魄之人,但他的诗文中这类细心发现生活之美的作品却很多,与那些终日忧国忧家的诗人相比,或许飞卿的作品多少显得有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子气,但这又有何不对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水乡的悠闲画卷,用生动的色彩和声音传递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美感。
前四句像一组水彩特写:阳光把嫩柳染成蛾翅般的青翠,湿润的绿草与鲜艳的红花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显得格外柔美。这里用"苏小"(南朝名妓)比喻慵懒的春日氛围,兰草飘香的水中小洲上,水鸟在温暖的阳光里打盹,整个画面充满闲适的惬意。
后四句转为动态场景:镶金马笼头的骏马不安地踏着步子嘶鸣,少年扬鞭策马掠过烟雨朦胧的堤岸。镜头随着马蹄声拉远,展现出连接着柳堤的石桥,最后定格在暮色中——游玩归来的少年身后,黄莺在渐暗的树梢上清脆啼鸣。
全诗巧妙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翠绿与鲜红的色彩碰撞、马蹄声与莺啼的声音交响,通过"慵闲"与"奔驰"的动静对比,把春日那种令人慵懒又忍不住雀跃的双重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用文字拍摄了一段春日vlog,既有特写镜头的美感,又有跟随镜头的流动感,让人仿佛能闻到青草香、听到马蹄声,感受到那份专属于春天的鲜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