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弟刘勋字彦辅少习举子业好兵家书便弓马不事产业壬辰兵起倡义树旗及大明有天下同浮梁于光以兵从征九江蕲黄转克台明定兰秀山镇闽中守潮阳以疾终予闻而悲之惜其平日以功业自许二十年跃马食肉于军中所至有战绩竟不克以
弱鬼人惊气食牛,义旗先倡万人收。
剑磨狼血蛮烟晓,箭洗蛟涎瘴雨秋。
才大孔融徒爱国,数奇李广不封侯。
行人传讣疑还信,何处羁魂土一抔。
剑磨狼血蛮烟晓,箭洗蛟涎瘴雨秋。
才大孔融徒爱国,数奇李广不封侯。
行人传讣疑还信,何处羁魂土一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刘勋的武将传奇而悲壮的一生。全诗用生动的战争画面和典故,展现了他从热血青年到郁郁而终的历程。
首联"弱鬼人惊气食牛"用夸张手法,描写年轻时看似瘦弱的刘勋却有吞牛般的豪气,他率先举起义旗就召集了万人响应。这里用"气食牛"的比喻,突出他远超常人的胆魄。
中间两联用两组震撼的战争画面:"剑磨狼血"写他宝剑沾满敌人鲜血,"箭洗蛟涎"形容他箭术高超能射杀蛟龙。通过"蛮烟晓""瘴雨秋"的时空描写,展现他转战南北的戎马生涯。后文用孔融、李广两个怀才不遇的历史人物作比,暗示他虽有大才却未能施展抱负。
尾联最令人唏嘘:人们听到他去世的消息都不敢相信,这位英雄最终只落得异乡的一抔黄土。"羁魂"二字点明他至死都漂泊在外,未能魂归故里的遗憾。
全诗通过战场硝烟与历史典故的交织,塑造了一位勇猛善战却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轰轰烈烈的一生最终化作他乡孤坟的强烈反差,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