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五首 其三

孰云我轻薄,石头如何唤作玉。
孰云我是非,随邪逐恶又争得。
古人终不事悠悠,一言道合死即休。
岂不见大鹏点翼盖十洲,是何之物鸣啾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表达一种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的态度。

开头两句“孰云我轻薄,石头如何唤作玉”,意思是“谁说我不够庄重?难道石头能被随便叫作美玉吗?”这里作者用石头和玉的对比,反驳那些随意评价他的人,暗示自己并非轻浮之人,也不接受虚假的赞美。

接下来“孰云我是非,随邪逐恶又争得”,意思是“谁又能随意评判我的对错?如果跟着歪风邪气走,又怎么能得到真正的价值?”作者在强调,他不愿为了迎合世俗而改变自己,更不会为了争名逐利而违背本心。

“古人终不事悠悠,一言道合死即休”这两句是说,古人从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只要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里作者借古人的风骨,表达自己坚守信念的决心。

最后两句“岂不见大鹏点翼盖十洲,是何之物鸣啾啾”,用大鹏鸟和叽叽喳喳的小鸟作对比——大鹏展翅能遮蔽整个天地,而那些只会叽叽喳喳的小鸟又算什么呢?作者以大鹏自比,讽刺那些只会说闲话、没有真本事的人,表明自己不屑与他们争辩。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坚持自我,不迎合世俗,不畏惧流言蜚语,像大鹏一样追求高远的志向,而不是像小鸟一样只会聒噪。这是一种自信、洒脱的人生态度。

贯休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