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李时发岳麓见寄
秋风入荒城,落叶如飞雨。
梦寐湘西游,晻暧不可睹。
昨日得君诗,讽咏日攲午。
山光相随来,潇洒入庭户。
忆昨寻此山,扁舟戛平浦。
白鸥为前躯,丹霞随步武。
渐入空旷中,轻清欲飞举。
幽泉落石鸣,乔杉得风舞。
峰峦半明灭,云月相吞吐。
岩岩仙佛家,殿塔罗翠坞。
半壁闻棋声,深林传鸟语。
清境造已极,更上最高处。
朱栏插青冥,华屋横险阻。
云梦吞八九,天衢量尺五。
却视长沙城,迫仄真环堵。
渌水带萦洄,青烟丝一缕。
平时事干谒,白昼走尘土。
到此觉沉迷,直欲弃簪组。
尚愧节不高,空然赋归去。
朅来岩邑居,扰扰变寒暑。
回旋尽朱墨,应接烦箠楚。
何尝略寻幽,曾不暇窥圃。
引望西绝堂,旷若隔今古。
夫君今俊秀,爽气发眉宇。
文章富择洒,诗笔尤跋扈。
动我登临兴,翩翩如插羽。
欲往竟未能,樊笼挂深庑。
喜君得胜境,去家才百步。
年丰官舍闲,芳草生囹圄。
篮舆不厌出,时结采芝侣。
更分新篇章,慰我独吟苦⑴。
梦寐湘西游,晻暧不可睹。
昨日得君诗,讽咏日攲午。
山光相随来,潇洒入庭户。
忆昨寻此山,扁舟戛平浦。
白鸥为前躯,丹霞随步武。
渐入空旷中,轻清欲飞举。
幽泉落石鸣,乔杉得风舞。
峰峦半明灭,云月相吞吐。
岩岩仙佛家,殿塔罗翠坞。
半壁闻棋声,深林传鸟语。
清境造已极,更上最高处。
朱栏插青冥,华屋横险阻。
云梦吞八九,天衢量尺五。
却视长沙城,迫仄真环堵。
渌水带萦洄,青烟丝一缕。
平时事干谒,白昼走尘土。
到此觉沉迷,直欲弃簪组。
尚愧节不高,空然赋归去。
朅来岩邑居,扰扰变寒暑。
回旋尽朱墨,应接烦箠楚。
何尝略寻幽,曾不暇窥圃。
引望西绝堂,旷若隔今古。
夫君今俊秀,爽气发眉宇。
文章富择洒,诗笔尤跋扈。
动我登临兴,翩翩如插羽。
欲往竟未能,樊笼挂深庑。
喜君得胜境,去家才百步。
年丰官舍闲,芳草生囹圄。
篮舆不厌出,时结采芝侣。
更分新篇章,慰我独吟苦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湘西山水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无奈,情感真挚,画面感极强。
开篇用秋风落叶营造萧瑟氛围,暗示内心的孤寂。作者梦中都想游湘西,却因现实无法实现。直到收到友人李时的诗,诗中描绘的山光水色仿佛穿透纸张,让作者在自家庭院就感受到那份潇洒意境。
接下来,作者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回忆自己曾游湘西的经历:乘小舟、观白鸥、赏丹霞,逐渐深入空灵之境。泉水叮咚、杉树随风起舞,云月在山间若隐若现。他登上佛寺,听到棋声鸟语,站在高处俯瞰,长沙城变得渺小如蚁穴。
这段描写充满动感与色彩:白鸥、丹霞、青烟、朱栏,构成绚丽画卷;泉水声、棋声、鸟语,组成自然交响乐。作者用"云梦吞八九"的夸张手法,突显山势之雄伟。
但现实是残酷的。作者困于官场琐事,只能在诗中神游。他羡慕友人李时能住在美景旁,闲暇时结伴采芝、赋诗。最后以"慰我独吟苦"作结,道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
全诗最动人之处在于:用绚烂的山水反衬官场束缚,用细腻的感官描写唤起读者共鸣。即使不懂文言,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种"想走却不能走"的惆怅,以及通过文字神游山水的畅快。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古今相通,正是诗歌永恒的魅力。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