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溪边漫步赏景的闲适时光,以及最终不得不离开的淡淡遗憾。

开头两句写诗人走到东溪看水,坐在孤岛边迟迟不愿开船离去,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留恋。"发船迟"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诗人舍不得离开的心情。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四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野鸭在岸边悠闲打盹,老树开花后每根枝条都显得美丽,短短的蒲草像被修剪过一样整齐,平坦的沙石比筛过的还要干净。这些意象都突出了自然未经雕饰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平静愉悦的心境。

最后两句转折,虽然对这里的美景看不够,但不得不离开,直到傍晚才疲惫地乘车马归来。"情虽不厌住不得"道出了人生常有的无奈,美景虽好却不能久留,这种淡淡的遗憾让整首诗更显余韵悠长。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就像在跟读者聊天一样娓娓道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实的感受,把一次普通的出游写得趣味盎然,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闲适与不舍。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