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 其二

东坡谪岭外,诗境益奇绝。
公虽度岭来,非谪乃持节。
诗境与之同,意态雄且杰。
有时用苏语,骤读无能别。
云锦巧剪裁,针线痕俱灭。
即今西园诗,直与东坡埒。
九原如可作,相视应心折。
洋洋六百言,中有满腔血。
平生巧文章,独有仕宦拙。
五十不卿相,九州遍环辙。
一官落岭外,冷视炎云热。
小小欲设施,动辄肘遭掣。
有神祷或灵,有鬼亦容说。
奈何眼中人,藐藐敝吾舌。
絷骥使勿驰,笑者有跛鳖。
西风万里来,难散此郁结。
将诗写郁抱,南天夜飞雪。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赞美了一位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的官员(絜斋世丈),并将他与苏东坡进行巧妙对比。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用苏东坡作比(1-8句)
- 说苏东坡被贬岭南后诗风更奇绝,而这位官员虽也到过岭南(持节出差非贬谪),但诗作水平与苏东坡相当
- 特别称赞他化用苏轼诗句浑然天成,像巧手裁衣不见针线痕迹

2. 重点描写西园诗(9-16句)
- 说他的新作《西园诗》直追苏轼水平
- 六百字长诗字字血泪,展现他文采斐然却官场失意的矛盾人生
- 五十岁未获高位,走遍九州,在岭南为官时满腔抱负却处处受制

3. 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17-24句)
- 用生动比喻说困境:祈祷偶尔灵验,连鬼怪都能沟通,却说服不了身边人
- 像拴住千里马让瘸鳖嘲笑,西风万里都吹不散心中郁结
- 最后以"南天飞雪"的意象,将满腔郁闷化作诗句

诗中两个核心意象很精彩:
- "云锦无痕"比喻诗歌技艺高超
- "瘸鳖笑骏马"讽刺人才被压抑的官场现状

全诗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既赞扬了友人的文学成就,又为其政治遭遇鸣不平,流露出古代文人普遍存在的"才高命蹇"的无奈感。语言质朴但情感浓烈,容易引起怀才不遇者的共鸣。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