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师离开府学(古代官办学校)前往处州(今浙江丽水)任职时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前两句"扶风帐底旧吴娃,把烛今番照削瓜"用典故和比喻手法,将老师比作汉代大儒马融(扶风人),把学生比作吴地少女(吴娃),"削瓜"形容老师严肃的面容。意思是:在学堂里,这位严肃的老师如今要离开了。
中间四句描写处州的风光和老师即将面对的新环境:"秋露满城醅酒郡"说处州是个盛产美酒的地方;"春云数片对山衙"想象老师将在山城衙门办公;"禹峤舜川"指处州的山川美景;"岭猿滩雪"则暗示路途遥远艰辛。
最后两句"莫言桃李俱回首,烂草孤心一夜芽"最动人:不要说学生们都在依依不舍(桃李指学生),就连最不起眼的小草(比喻普通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的离去而心生感触,就像一夜之间发了新芽。这里用"烂草孤心"的反差,突出了师生情谊的深厚。
全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处州的特色风光,又表达了师生间真挚的情感。特别是最后用"小草发芽"这样接地气的比喻,让离别的伤感显得格外温暖动人。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