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同李功甫陆华甫邵一坤邵格之汪禹乂金德润金上甫郑鲁文程鸣甫汪虞仲邵济时邵惟成邵汝恒集邵长孺环斋程子虚无过兄弟自歙适至分得高字
丘中一士卧,门径尚蓬蒿。
瓜自逃秦禄,兰曾入楚骚。
忆从邗上日,并赋广陵涛。
越调谁令变,南音颇亦操。
盘宁嫌苜蓿,尊不待蒲萄。
禅寺时同被,漕河数放舠。
诗传梅下阁,社结竹西皋。
再别梁园隔,相思蓟北劳。
烟霞寻旧约,笔札有吾曹。
交已倾肝胆,衰今感鬓毛。
海阳鸾凤渚,江左鸊鹈刀。
麇至逢诸子,嘤鸣得二豪。
中兴人竞奋,右席客偏叨。
筵敞灯花艳,庭看象纬高。
百牢纷折俎,四座俨挥毫。
烨烨青萍色,翩翩白鹄袍。
罗浮归鲍靓,金马使王褒。
揽袂平原饮,停车末路遭。
簪裾惭抚髀,风雨洽持螯。
预恐离群去,何年问浊醪。
瓜自逃秦禄,兰曾入楚骚。
忆从邗上日,并赋广陵涛。
越调谁令变,南音颇亦操。
盘宁嫌苜蓿,尊不待蒲萄。
禅寺时同被,漕河数放舠。
诗传梅下阁,社结竹西皋。
再别梁园隔,相思蓟北劳。
烟霞寻旧约,笔札有吾曹。
交已倾肝胆,衰今感鬓毛。
海阳鸾凤渚,江左鸊鹈刀。
麇至逢诸子,嘤鸣得二豪。
中兴人竞奋,右席客偏叨。
筵敞灯花艳,庭看象纬高。
百牢纷折俎,四座俨挥毫。
烨烨青萍色,翩翩白鹄袍。
罗浮归鲍靓,金马使王褒。
揽袂平原饮,停车末路遭。
簪裾惭抚髀,风雨洽持螯。
预恐离群去,何年问浊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元宵节文人雅集的场景,充满了友情、诗酒和人生感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聚会背景
诗中提到一群文人(李功甫、陆华甫等)在元宵节这天聚集在邵长孺的环斋,恰逢程氏兄弟从歙县赶来,大家分韵作诗("分得高字"指抽到"高"字作为诗韵)。这种文人聚会就像现代的朋友圈线下活动,充满文化气息。
2. 人生际遇
诗人用"瓜自逃秦禄"(像召平种瓜逃避秦朝俸禄)、"兰曾入楚骚"(像屈原笔下的香兰)这些典故,暗示大家都有过仕途起伏。提到"衰今感鬓毛",直接抒发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就像现代人感叹"岁月不饶人"。
3. 真挚友情
"交已倾肝胆"说朋友间推心置腹,"嘤鸣得二豪"用鸟鸣求友比喻遇到知己。描写一起"禅寺同被"(同住寺庙)、"漕河放舠"(乘船游玩)的往事,就像现代人回忆和老友的旅行经历。
4. 雅集盛况
"筵敞灯花艳"写元宵宴席的灯火辉煌,"百牢纷折俎"形容丰盛的美食,"四座俨挥毫"展现众人挥笔作诗的热闹场面。这种场景就像现代的文化沙龙,充满艺术氛围。
5. 复杂心绪
结尾"预恐离群去,何年问浊醪"流露出对分别的不舍,担心未来难再共饮。这种聚会后的惆怅,就像现代人聚会散场时说"下次不知什么时候再聚"。
全诗通过一次文人聚会,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他们既享受诗酒唱和的雅趣,又难免感慨人生际遇;既珍惜志同道合的友谊,又惆怅于时光流逝。这种情感穿越时空,与现代人的聚会心境依然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