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孝胥在苏轼生日这天和朋友聚会饮酒时写的,字里行间透着对苏轼的敬仰,也暗含着自己的感慨。
前两句"毡毳年来欲费吟,举杯聊敌夜寒侵"说的是:这些年穿着粗糙的毛毡衣服(暗示生活清苦),想写诗都提不起劲。今天大家举杯饮酒,姑且抵挡这夜里的寒气。这里用"夜寒"既指真实的寒冷,也暗喻世道艰难。
后两句"宿师论将虽非望,犹有眉山缓带心"最有意思:虽然我们这些人讨论带兵打仗(暗指参与国家大事)没什么希望了,但至少还能像苏轼(眉山是苏轼老家)那样,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缓带"原指放松衣带,这里形容苏轼那种潇洒自在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妙在把对苏轼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还有文人聚会时的复杂心情,都融进了短短四句。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虽然现实不如意,但至少我们还能学苏轼活得豁达"的态度,既有文人风骨,又不失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