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昆崙雪晓图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
六丁智力惮疏凿,一气神秀钟㠝岏。
九龙上蟠日月丽,六鳌下镇沧溟寒。
西母双凫远莫至,周王八骏邀难攀。
万仞皑皑太古雪,大明中开烂银阙。
玉京瑶圃恍瀛洲,一洗胸中烦恼热。
自非砥柱障狂澜,天地苍生混鱼鳖。
摩挲此图双眼开,令我胸次生崔嵬。
安于磐石奠四海,长歌万里天风来。
六丁智力惮疏凿,一气神秀钟㠝岏。
九龙上蟠日月丽,六鳌下镇沧溟寒。
西母双凫远莫至,周王八骏邀难攀。
万仞皑皑太古雪,大明中开烂银阙。
玉京瑶圃恍瀛洲,一洗胸中烦恼热。
自非砥柱障狂澜,天地苍生混鱼鳖。
摩挲此图双眼开,令我胸次生崔嵬。
安于磐石奠四海,长歌万里天风来。
现代解析
这首《题昆崙雪晓图》是一首赞美昆仑山的壮丽诗篇,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昆仑山的雄伟与神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
1. 昆仑山的永恒与神圣
诗的开头就说,昆仑山从宇宙诞生时就存在了,连天神(六丁)都不敢轻易开凿它,说明这座山是天地灵气的汇聚之地,神圣不可侵犯。
2. 神话般的壮丽景象
诗中用神话元素形容昆仑山的高大和稳固:九龙盘绕、日月照耀,六鳌(神话中的巨龟)镇守深海,显得气势磅礴。西王母的仙鸟(双凫)和周穆王的八匹神马(八骏)都无法到达或攀登,更凸显了昆仑山的遥不可及。
3. 冰雪世界的纯净与震撼
诗人用"万仞皑皑太古雪"形容昆仑山终年不化的积雪,像一座闪耀的银色宫殿(烂银阙)。这样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仙境(玉京瑶圃),洗去心中的烦闷,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4. 昆仑山的象征意义
诗人把昆仑山比作"砥柱",说它像中流砥柱一样阻挡狂澜,保护苍生免于灾难(混鱼鳖)。这里昆仑山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守护人间的精神象征。
5. 观画后的豪情壮志
最后,诗人说看着这幅画,心胸也变得开阔,希望天下能像磐石一样稳固,自己则想迎着万里长风高歌一曲,表达了对壮阔山河的向往和豪迈情怀。
总结:这首诗通过神话、夸张的手法,把昆仑山描绘得既真实又奇幻,既赞美了自然的伟大,也寄托了诗人对稳固江山、开阔人生的理想。语言华丽但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山河的壮美和胸怀的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