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澹崖师归隐华封山

大人之患不识时,小人之患好为师。
天花乱坠黦泥土,野干自谓师子儿。
江河日下失砥柱,慧命不绝如悬丝。
老僧老眼看一过,忍笑不住长歔欷。
休歔欷,眼前所见类如此,澹崖智者独不尔。
手持鈯斧出华林,入门敲出南樵髓。
南樵老人道眼高,识尽龙头与蛇尾。
肋下三拳𡎺处亲,转怒回瞋作欢喜。
相呼相唤别华封,踏上黄山万念空。
九夏安居忙不彻,故山归去卖松风。
松风到处无人买,持赠鹅潭潭上翁。
莫草次,且从容。
酬君一柄锄云镬,耕遍千峰还万峰。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智者澹崖禅师超脱世俗的形象,同时讽刺了社会上一些虚伪浮躁的现象。

开头四句像在说大实话:大人物总看不清时代变化,小人物又喜欢好为人师。就像天花乱坠的漂亮话最终会变成烂泥,野狗却自以为是狮子崽——这是在讽刺那些自以为是、装模作样的人。

中间用"江河日下""慧命如丝"比喻世道衰败、真正的智慧濒临断绝。老僧看透这些荒唐现象,忍不住既想笑又想叹气。但笔锋一转,说澹崖禅师与众不同——他拿着斧头从华林寺出来,一进门就点破了南樵老人的真谛。

后面用"龙头蛇尾""转怒为喜"等生活化比喻,展现智者看透本质的智慧。澹崖禅师告别华封山时,踏上黄山便万念皆空,连夏天安居修行都觉得忙乱,干脆回老家"卖松风"——这个意象特别妙,把禅师的洒脱不羁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一段最有意思:松风根本没人买,他就送给鹅潭的老翁。禅师还幽默地说"别着急",回赠对方一把能锄云的镬头,说要耕遍千山万岭——这其实是说真正的智慧能超越现实束缚,在精神世界自由耕耘。

全诗用对比手法,一边写世俗的虚伪浮躁,一边写智者的通透自在。语言像聊天一样自然,却藏着深刻禅理,比如"卖松风"这种不可能的事,恰恰暗示禅意超越物质的价值。读起来既有趣味,又发人深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