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夜漫步时的孤独感受,像一篇月光下的心情日记。
上片开头说连续十天阴雨天让人心情低落,突然放晴后反而睡不着了。这里用"情绪减"三个字巧妙地把阴郁天气和低落心情联系起来。接着镜头转到月光下的红墙,月光照亮水面,远处灯火朦胧,隐约听到卷帘的声音——这些细节像电影特写镜头,营造出宁静又带点寂寞的夜晚氛围。
下片写走到溪口发现渡口空荡荡,想喝酒却更觉漂泊无依。这里"渡少酒"是双关语,既说渡口冷清,也暗示人生缺少慰藉。最有趣的是"柳丝笑客眼犹青"这句,把柳条拟人化,好像在笑话这个眼睛还带着青春神采(眼犹青)的失意人。最后点明主题:这么好的夜晚,却只有自己独自徘徊。
全词妙在把寻常的夜游写得充满戏剧性:红墙与月光构成强烈色彩对比,柳条会"笑话"人,热闹的秋夜与孤独的行人形成反差。作者没有直接说多寂寞,但通过"一人行""飘零"这些词,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繁华夜景中的淡淡忧伤。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