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守岁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实景:院子里还有积雪,巷子里残留着冰。雪后的冰特别坚硬,在寒光中层层叠叠。这里用"棱层"形容冰面反光的层次感,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写人与环境的互动:冰雪的反光照在头发上,又反射到窗户的灯上。诗人喝醉了,对这些光影变化浑然不觉,只觉得时间在快速流逝。"兀腾腾"这个拟声词特别生动,仿佛能听到时间流逝的声音。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桑树榆树(比喻晚年)尚有余温,但挨冻这种事可不是你们能承受的。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树木写得有温度、有感受,其实是说老年人虽然阅历丰富,但也经不起严寒折磨,暗示要珍惜时光、保重身体。
全诗妙在把寒冷的冬夜写得充满动感,冰雪会"射"光,时间会"飞腾",连树木都像会说话。诗人通过醉酒的状态,把严肃的岁月感慨写得轻松自然,既有生活情趣,又暗含人生智慧。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