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篇
昔闻欧冶铸宝剑,冶中蛟龙歘挥霍。
冶开火歇蛟龙失,黯黯青云吐芒锷。
赤山丹液色郁勃,白帝金精气萦薄。
翠珉磨出冰洞明,宝鞘装成金错落。
鸊鹈膏莹科斗字,鹿卢玉映芙蓉萼。
坐上传看疾风起,尊前拔舞惊虹跃。
蚩尤苍黄化石陨,天吴辟易随潮却。
果然魑魅忌精爽,坐令神物藏冥漠。
由来世事不可测,须臾沦落丰城侧。
玉珥彫零苔藓昏,雪花蠹蚀尘沙黑。
当年得意断犀象,今朝失路埋荆棘。
地底龙眠鬼犹泣,斗间气腾人未识。
泥涂污辱君勿悲,风云变化时将逼。
掘狱重开双宝刀,入市争酬万金直。
自古英雄每如此,平生蹉跌长叹息。
哀歌谩作行路难,高飞自有横天翼。
冶开火歇蛟龙失,黯黯青云吐芒锷。
赤山丹液色郁勃,白帝金精气萦薄。
翠珉磨出冰洞明,宝鞘装成金错落。
鸊鹈膏莹科斗字,鹿卢玉映芙蓉萼。
坐上传看疾风起,尊前拔舞惊虹跃。
蚩尤苍黄化石陨,天吴辟易随潮却。
果然魑魅忌精爽,坐令神物藏冥漠。
由来世事不可测,须臾沦落丰城侧。
玉珥彫零苔藓昏,雪花蠹蚀尘沙黑。
当年得意断犀象,今朝失路埋荆棘。
地底龙眠鬼犹泣,斗间气腾人未识。
泥涂污辱君勿悲,风云变化时将逼。
掘狱重开双宝刀,入市争酬万金直。
自古英雄每如此,平生蹉跌长叹息。
哀歌谩作行路难,高飞自有横天翼。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把宝剑的命运为线索,暗喻了人才遭遇的起伏,充满豪迈又略带悲凉。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铸剑神话)
开篇用欧冶子铸剑的传说(古代著名铸剑师),描绘宝剑诞生时的神奇景象:炉火中仿佛有蛟龙翻腾,剑成时剑刃青光凛冽。诗中用"赤山丹液""白帝金精"等色彩浓烈的词汇,突出宝剑材质的不凡,又用"翠珉磨出冰洞明"写剑身如冰透明,用"鸊鹈膏""鹿卢玉"等珍贵装饰体现宝剑的华贵。
第二部分(宝剑辉煌)
写宝剑初现锋芒时的威风:宴席上众人传看时带起疾风,舞剑时如惊虹跃动。诗中用蚩尤(传说中凶神)被震慑石化、天吴(水神)吓得退潮的夸张描写,强调宝剑的神威,连妖魔都忌惮它的锐气。
第三部分(宝剑埋没)
笔锋一转,写宝剑突然沦落丰城(典故:名剑被埋地下),在泥泞中生锈蒙尘。用"玉珥生苔""雪花蚀黑"的凄凉画面,对比当年"断犀象"的锋利,形成强烈反差。但诗人突然插入一句安慰:"泥涂污辱君勿悲",暗示转机将至。
第四部分(重见天日)
结尾写宝剑终被发掘,市井争相高价购买,比喻人才终会遇伯乐。最后四句是诗眼:英雄自古多磨难("蹉跌"即挫折),但就像大鸟终将展翅高飞,暂时的不遇不必哀叹。
核心思想
诗人用宝剑的"人生轨迹"比喻人才遭遇:
1. 诞生时惊天动地 → 人才初露锋芒
2. 突然被埋没 → 怀才不遇的阶段
3. 最终重放光彩 → 机遇来临时的爆发
全诗在悲壮中透着乐观,强调真正的价值不会被永远埋没,给人以逆境中的希望。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