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曰东坡饼顷在燕尝有诗云西州最重眉山饼冬后春前无别羞今度燕山试收拾中间惟欠一元修元修即巢菜之别号盖豌豆菜也东坡故人巢元修尝致其种于黄冈下因得名元修南方有之燕中无此

凄凉如在黄冈下,苦淡从教邻壁羞。
拟向城隅问耕稼,锄犁阙坏不堪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借"东坡饼"抒发思乡之情的作品,写得既接地气又充满文人情怀。

前四句说的是:西川地区有个习俗,立春前后用豌豆菜(巢菜)做饼招待客人,这种饼叫东坡饼。苏轼在北方时曾写诗怀念这种家乡味道,说北方啥都好,就是缺少这种豌豆菜。这里用"东坡饼"这个家常食物,巧妙带出对故乡的思念。

后四句情感更深:现在想起黄冈(苏轼被贬之地)的往事,觉得特别凄凉。自己种的菜味道寡淡,连隔壁邻居都嫌弃。想去城边问问农事,却发现农具都坏了没法修理。这里表面写种菜不顺,实际暗喻自己仕途坎坷——就像破锄头修不好一样,政治抱负也难以实现。

全诗妙在把人生感慨藏在"饼"和"锄头"这些日常事物里:一个饼牵出乡愁,一把破锄头道尽人生困顿。苏轼用最朴实的农家生活场景,写出了最深沉的人生况味,让人读来既感到亲切,又体会到他豁达背后的苦涩。这种把深刻情感融入生活细节的写法,正是苏轼诗歌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