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可自当涂以诗见寄因次其韵 其一

五年三郡厌间关,心逐东归见雁山。力上祠章期得请,果回天意可投闲。

疏慵似我宜归去,名德如公合召还。珍重诗来二千里,义风高韵两难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吴明可的回信,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厌倦官场、向往归隐的心情。

前四句是作者的自述:在五年里辗转三个地方做官已经让我疲惫不堪,心里一直盼着能回到东边的雁山老家。我努力写奏章请求辞官,没想到皇上真的同意了,让我如愿过上了闲散生活。这里用"厌间关"(厌倦奔波)、"心逐东归"(心跟着大雁往东飞)这些生活化的比喻,生动传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倦怠。

中间四句转向对朋友的评价:像我这样懒散的人确实该回家种田,但像您这样德高望重的人才应该被朝廷召回重用。通过对比"疏慵似我"和"名德如公",既谦虚地贬低自己,又真诚地赞美朋友,展现了文人交往中的礼貌与真诚。

最后两句是收到朋友诗的感想:您从两千里外寄来的诗太珍贵了,无论是诗中体现的仗义精神还是高雅格调,我都难以企及。用"珍重"这个口语化的词开头,让结尾的赞美显得格外真挚。

全诗就像两个朋友在聊天:一个说"我总算辞职成功啦",另一个夸"你这样的好官该继续干",最后互相欣赏对方的诗作。没有华丽辞藻,但把官场疲惫、思乡之情、朋友情谊都表达得自然动人,让人看到古代文人在功名与自由之间的真实挣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