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清轩"的幽静居所,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它的超凡脱俗之美。
首联用"凿"字突出这个地方是人工精心打造的,但又不失自然之趣。"刮眼清"形容这里清澈得能洗净眼睛,暗示环境纯净。第二句说湖中最美的地方还数这座禅院,点明地点特色。
中间两联用昼夜对比展现清轩的魅力:夜晚有神龙来听讲经,凉意浸透坐席;清晨有鸥鸟相伴用餐,在温暖的庭院嬉戏。这里把传说(龙听讲)和现实(鸥鸟)融合,营造出亦真亦幻的氛围。
颈联写景:水面月光澄澈如明镜,云雾中的山峦像自动展开的屏风。这两句用"水月"和"云山"两个经典意象,把自然景观比作艺术品,突出清轩宛如仙境的氛围。
尾联说主人(我公)在这里留下绝妙诗句,认为这样灵气十足的地方本该存在于人间。最后"合有灵"三字画龙点睛,既赞美清轩的灵秀,也暗含对主人高雅品味的称赞。
全诗通过昼夜景致的变化、虚实结合的描写,塑造出一个既清净又充满生机的修行之地。最妙的是把"清轩"这个建筑完全融入自然,让它成为天地灵气的结晶,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