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邮太守刘松宇

符竹临何处,朝朝云水身。望凫来属令,过鹢识嘉宾。

粳稻千家市,菰蒲四郭邻。最怜荒岁后,初有醉醒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高邮地区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太守刘松宇治理下百姓生活的安宁景象。

开头两句用"符竹"(官印)和"云水身"的对比,点出太守虽然身居官位,却保持着云水般自在的品性。中间四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当地生活:百姓看到野鸭就知道是太守来了(用"凫"代指太守),船上的客人也认得这位好官;城里到处是卖稻米的集市,城外环绕着茭白和蒲草。这些细节说明当地物产丰富,官民关系融洽。

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心:在灾荒年月过后,终于又看到喝醉的人,说明百姓生活重新有了余裕。这个"醉醒人"的细节,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地方治理的成效,比直接夸赞更有说服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白描手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场景,自然流露出对贤明地方官的赞美。特别是选取"野鸭认官""醉汉重现"这些接地气的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太平盛世的烟火气。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