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砀山
万乘东南巡,本厌天子气。
匹夫乃心动,走向此中避。
云气随真龙,人谁迹刘季。
可怜秦皇愚,不及吕后智。
英雄论成败,孰者意料事。
秋色中原来,苍然入淮泗。
蜿蜓忽横亘,一束千里势。
丰沛袒右肩,濠梁舒左臂。
古来杂王霸,要岂山所致。
吾将诉真宰,铲尔作平地。
山色如死灰,呜呼识天意。
匹夫乃心动,走向此中避。
云气随真龙,人谁迹刘季。
可怜秦皇愚,不及吕后智。
英雄论成败,孰者意料事。
秋色中原来,苍然入淮泗。
蜿蜓忽横亘,一束千里势。
丰沛袒右肩,濠梁舒左臂。
古来杂王霸,要岂山所致。
吾将诉真宰,铲尔作平地。
山色如死灰,呜呼识天意。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砀山为背景,借古讽今,探讨了权力、命运与自然的深刻关系。
开头用秦始皇南巡的典故,说皇帝本想来镇压所谓的"天子气",结果反而让刘邦(刘季)这样的普通人动了造反念头。这里暗讽统治者越是打压,越容易激发反抗。
中间部分对比了秦始皇的"愚"和吕后(刘邦妻子)的"智",指出历史成败往往出人意料。就像秋天的景色突然笼罩淮泗平原,暗喻局势变化无常。用"丰沛袒右肩"形容刘邦起兵之地,"濠梁舒左臂"可能指项羽势力,展现当时群雄割据的场面。
最后诗人发出惊人之语:要把砀山铲平!表面是抱怨山影响了历史进程,实际是讽刺那些把成败归咎于风水命运的说法。山色如死灰的描写,暗示所谓天意不过是人为解读。
全诗最精彩的是打破常规认知——人们总认为名山圣地决定王朝兴衰,但诗人犀利指出:成败在于人谋,关山什么事?这种颠覆传统的思考方式,在今天看来依然发人深省。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