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哭尚书师

三日愁霖涨满池,打门消息到偏迟。
南来薏苡冤方白,北渡琼瑰梦已知。
无泪哭公惟有血,此身阅世讵多时。
平原宾客消沉尽,谁共筵前奠一卮(谓邵学士诸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恩师的深情之作,用现代语言解读如下:

环境渲染悲情
开篇用"三天阴雨灌满池塘"的画面,暗示噩耗传来时天地同悲的氛围。"消息迟到"更突出作者得知恩师离世时的错愕与痛心。

典故暗含清白
借用"薏苡谤"的典故(东汉马援被诬陷的故事),暗示恩师生前可能遭受不白之冤,如今才得洗雪。"琼瑰梦"化用《左传》中"死后赠玉"的典故,委婉表达恩师临终时已知大限将至。

血泪交织的哀思
"没有眼泪只剩血"的夸张表达,展现痛彻心扉的悲伤。"人生短暂"的感慨,既是对恩师早逝的惋惜,也暗含自己看透世事的苍凉。

孤独的祭奠
结尾以"宴席散尽无人共饮"作结,通过昔日同门(邵学士等)都已离散的对比,凸显如今独自祭奠的孤寂。那个曾经宾朋满座的热闹场景,与现在独对空杯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用阴雨、空杯等意象构建凄凉意境,通过"血泪""琼瑰"等强烈视觉意象传递悲痛,最后落在无人共祭的孤独上,完成了从外部环境到内心情感的完整悲剧氛围营造。典故的化用既保持文人诗的含蓄,又让情感表达更有历史厚重感。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